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武术名家吴连枝详解传统武术八极拳

来源:武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在流传于沧州的五十多个拳种流派中,孟村的八极拳独树一帜,享有盛誉。武谚中有“八极加劈挂,神鬼也害怕”的说法,足见八极拳的赫赫威名。 孟村八极拳

沧州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在流传于沧州的五十多个拳种流派中,孟村的八极拳独树一帜,享有盛誉。武谚中有“八极加劈挂,神鬼也害怕”的说法,足见八极拳的赫赫威名。

孟村八极拳历代名家辈出,从清代的“神枪吴钟”独闯少林寺,技惊北京城,到近代的“大枪李书文”和霍殿阁,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闻佚事。这些如烟往事,给古老的八极拳留下了神秘的色彩,让人心神向往。昔人已故去,往者不可追。


吴连枝

在当代的八极拳传人中,孟村的吴连枝先生是国内外闻名的八极拳名家。为八极拳的发展传播,他正殚精竭虑地奔波在国内外。

出身世家

1947年,吴连枝出生在河北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的八极拳世家中。

提起孟村的吴家,武林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孟村的开门八极拳就诞生在吴氏家族中。据《吴氏开门八极拳拳谱》记载,清朝雍正年间,一个南方的武林高手途经孟村,向年方十五的少年吴钟传授了精湛的技击术。

吴钟历时十年,终于以大枪成名,有“从南京到北京,大枪数吴钟”之说。吴钟被人们誉为“神枪”。吴钟传授的功夫后来被命名为八极拳,从此,八极拳就在沧州孟村的吴氏家族中扎下了根。吴连枝就是吴钟的后代。

出身于武术世家,秉承祖训,传承武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吴连枝回忆说,他已经记不清是从几岁开始练拳的,好像一会走路,就开始学拳。他先是跟着爷爷吴会清练拳,他学会的第一套八极拳老架子就是爷爷教的。爷爷尽管非常疼爱他,可是在练功上对他要求却很严。可惜,在吴连枝11岁那年,爷爷吴会清去世了。

爷爷去世后,吴连枝就随父亲吴秀峰学习八极拳。

半个世纪前的沧州是非常贫穷的,孟村人多出外打工、做生意,会功夫的就外出当保镖、卖艺。可吴家是回民,祖上的遗训是不能当保镖,更不能打把势卖艺,吴连枝的父亲吴秀峰就长年在天津打工、做生意,业余时间还在天津免费传授八极拳,一时间名震津门。

吴连枝曾经在天津上过两年学,爷爷去世后就回到孟村上学。


那时,尽管家庭生活困难,可吴连枝从没有间断过八极拳的练习,每到学校放假,他就去天津跟父亲学拳。到了春节,父亲也会赶回孟村,在正月里家家过年的喜庆日子里,父亲则抓紧短暂的相聚时间,向吴连枝传授武艺。

“那时,我们父子俩经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练习,虽然很苦,可现在回忆起来,却很幸福。当你真正爱好上武术时,吃再大的苦也不觉得苦。”吴连枝感慨道。

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练习,吴连枝年纪轻轻就武艺出众,在沧州武林中,逐渐声名鹊起,成为技艺不凡的后起之秀。从十八岁开始,吴连枝就收徒传艺了,他的徒弟刘秀萍、常玉刚、刘连俊曾经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

1976年,吴秀峰突然去世,巨大的悲痛降落到吴连枝心头。送别了父亲,在悲痛之后,吴连枝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他知道,从此,父亲未竟的事业、发扬光大八极拳的重任就全落到他的肩上。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为了适应武术在国内外发展的形势,1985年,孟村回族自治县成立了开门八极拳研究会,年不满四十的吴连枝被推选为会长,开始执掌八极拳门,成为当代沧州八极拳的掌门人。

威震海外

中国八极拳在海外的传播最早始于台湾的刘云樵先生。刘云樵是近代八极拳家李书文的弟子,曾在海外华人中间传播八极拳,使世人初识八极拳的面目。

20世纪80年代以后,海外的八极拳爱好者纷纷到孟村寻根问祖,追求八极拳的真谛。


上世纪,八极拳在民间极为盛行

1982年,日本的松田隆智一行访问中国,当年6月来到沧州孟村。孟村武术界举行了盛大的八极拳表演大会,吴连枝在大会上进行了精彩的八极拳表演,让日本友人大开眼界。

松田隆智一行返回日本,同时也带走了有关八极拳的宣传录像资料。八极拳的刚猛爆烈、震天动地的气势,让日本人惊叹不已。

于是,从1983年起,吴连枝就应日本武术界的邀请,开始到日本传播八极拳。在日本教授八极拳期间,吴连枝曾经战胜了身材高大的日本空手道高手,威震东瀛。这些早已是十多年前的旧话,现在,吴连枝在日本已经打出了一片天地,使中国的八极拳深深地扎根在日本。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1/0626/1665.html

上一篇:美国保镖不知中国武术的厉害,放豪言无对手,
下一篇:百年来,道家从不轻易外传的武术秘籍!教给你

武术研究投稿 | 武术研究编辑部| 武术研究版面费 | 武术研究论文发表 | 武术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