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李小龙的经验之谈,道出了武术的至高境界,更

来源:武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武术的至高境界是什么?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搞武术研究的,但大多数人对武术还是很痴迷的,就好比我小时候曾经一度为了要去学武术,不吃不喝跟家人斗,最终还是饿得不行了,

武术的至高境界是什么?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搞武术研究的,但大多数人对武术还是很痴迷的,就好比我小时候曾经一度为了要去学武术,不吃不喝跟家人斗,最终还是饿得不行了,才放弃了学武术的念头,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我去学武术。

再加上我们的家乡那个时候就流行一句话,“养儿不成器,不是学武,就是学唱戏。”有时候觉得谚语好,俗话好,但有时候觉得,有些俗语是扼杀了很多人的梦想,就好比这句,称不称得上俗语还不知道,估计也是我们当地人喜欢流行的口头禅罢了。

我总记得自己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舞枪弄棒的,还自己喜欢用木头制作一些武器,放学回家,不是做先做作业,而是天天在家门口,练棍棒。也是瞎练,总觉得自己是个武学奇才,估计还是跟看电视剧有很大影响。

而且小时候我打架也很厉害,一个人能打十几个,这主要是个头也占了很大优势,比同龄孩子块头大好些,感觉同龄孩子都是小孩一样,推一个倒一个。那么话又说回来了,武术的至高境界是什么呢?

如果不让大家去读李小龙的语录,大家会怎么回答呢?如果是我,我会回答,武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也不用,徒手就能打败很多敌人。就像我们看仙侠小说或是电视剧里说的一样,练剑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剑,以世间万物为剑,用树枝都能打败对手。

当然,这也是神话仙侠小说,现实中,没有人能做到的。不过我知道太极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形”、“劲”、“气”,可以让你做到以柔克刚,至善至美。因为我虽然没有学什么武术,但是还比较喜欢太极的,平时没事也打着玩,强身健体。

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李小龙的经验之谈,道出了武术的至高境界,更折射出他的哲学思想!文字如下:

欲了解搏击,必以极简捷直接的方式为之。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不变应万变。——李小龙#李小龙语录#

读完李小龙的语录。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小龙,因为他真的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到武术里面去了,更是道出了无数的至高境界,那便是大道至简,以不变应万变。能做到这样的人,就能将武术练到最高的境界。

记得李小龙还说过这样的语录,他说,“我不怕遇到练习过10000种腿法的对手,但害怕遇到只将一种腿法练习10000次的强敌。”其实这句就充分说明了大道至简的道理,想要把一项武术练到至高境界,就要专一,而不是什么都会,那样就学得很杂,还不如会一样武术,把这个武术练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读到了李小龙这样的语录,我们不妨借着这段语录,更深入来分析一下,探讨一下,反省一下。

欲了解搏击,必以极简捷直接的方式为之。

其实不仅是搏击,我们现实中,想要做的很多事情,做到最后,也是一样,只能用极简的方式,才能击败对手。也就是说各处击破,不如一点击破。这个在古代攻城战术中,就能充分证明。

想要把四个城门东南西北都同时突破,不如把精兵派在其中一个城门去击破,那样可以节省时间,更减少死亡,能一鼓作气打破城门,最后一鼓作气灭掉敌人。倘若你分散了精兵,各个城门去突破,结果城门可能会突破,但是你也损失惨重,在城里打内战你不一定能打赢,因为此时你的兵为了攻破四大城门,已经精疲力尽了。

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于简捷,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我们必须要承认,更要去学习这样的方法,思想繁杂的人,就会生乱。也只有什么不去想,敌人怎么来,我们怎么应对。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让自己心情愉悦,而不是反复思考敌人会用什么招数,那样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自信。

自信的人,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敌人下一秒会出什么招,自信的人,是无论敌人出任何招数,他都能做到一招既出,必胜。倘若没有这样的把握,也只能避其锋芒,这样就可以反败为胜。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事,都是如李小龙这段语录所言一样的。比如婚姻,到最后,也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也难怪很多过来人说幸福就在平淡之中,是很多人无法起体会的道理。

真正的幸福,往往最后会归于平淡,平凡,经不起平凡的人,自然就会分手,离婚,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幸福,即便再次拥有了幸福,又会很快归于平淡,还是要再次失去幸福。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0/0728/417.html

上一篇:关于启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武术网络大赛裁判打
下一篇:论武艺,是卢俊义厉害,还是武松厉害?

武术研究投稿 | 武术研究编辑部| 武术研究版面费 | 武术研究论文发表 | 武术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