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再见马保国!传统武术怎样克服“耗子尾汁”危(4)

来源:武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45年汤莘的《漫谈太极拳》称太极拳是“拳术中最高尚最微妙最精深的一种拳术,亦系现在各学校各机关最摩登的一种拳术”。汤莘的评价是一家之言,

1945年汤莘的《漫谈太极拳》称太极拳是“拳术中最高尚最微妙最精深的一种拳术,亦系现在各学校各机关最摩登的一种拳术”。汤莘的评价是一家之言,但确实道出了太极拳的盛况。这一年,是抗战的胜利,也是太极拳的胜利。
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以一位69岁的老同志。1938年,香港体育记者赖端甫在路上遇到两位老朋友,一个叫黎景殷,一个叫汪济帆。赖端甫惊讶地发现这两位朋友的面容“均红润异昔时”,便问发生甚么事了,方才得知两位朋友最近正在练太极拳。
原来此二人素有神经衰弱和肺弱的毛病,只好去向不久前来港的一位太极老师傅学习太极拳帮助治疗一下,竟然收获了奇效,“不旬日而病即若失”,还请求赖记者撰写文章帮忙宣传。
赖端甫有新闻人的操守,“素不轻许人”,哪里肯轻信朋友口中的太极神话,决定亲自去拜访这位69岁的老师傅——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

让赖记者没想到的事,他竟被吴大师的太极拳法所深深吸引,写成一篇《国术太极拳见闻记》,被香港《大公报》连续八天刊载,吴鉴泉大师的名声也更加响亮。
今天的读者如果对传统武术史没有特别的兴趣,恐怕只知道另一位红遍网络的69岁同志,对吴大师还不甚了解。不过,很多人应该听说过吴大师的一位著名弟子——褚民谊。

汤莘在《漫谈太极拳》中把吴鉴泉与褚民谊并称为南派代表,可见二人的太极造诣确实相当了得,但这对师徒有着根本的差别,这就是武德。
赖端甫的《国术太极拳》见闻记写于1938年,此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存亡的边缘,赖记者对吴鉴泉推崇备至,不仅仅是因为吴大师的高超拳法,更是因为崇高的武德。
赖端甫记录道:“当此严重时期,拳术实有大利于抗战,故吴师以为今凡来学之国人,当一律接收,但有同门者为介,无不收录……”可见,吴鉴泉老先生的民族气节和高尚武德才是国术的魅力所在。
无论是吴鉴泉还是褚民谊,都有高超的太极拳法,可时光荏苒,吴大师的英名流传,而褚民谊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其中的差别,只在“武德”二字。回顾历史,国术能够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成为国人心目中的明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武德”。
沧海桑田,时代的喧嚣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国术也被今天的人们更理性地看待。在马保国现象的娱乐狂欢中,我们也许应该好好反思,传统武术究竟何去何从?

梳理历史往事,可以发除了张之江、吴鉴泉等先贤的不懈努力外,讲求科学、实用、普及、强身健体都是昔日国术转危为安、再度崛起的关键所在。
国术从来不是因为抱残守缺、拒绝现代、自吹自擂而流传于世,立足科学、推陈出新、实事求是、追求武德是振兴国术的光明大道。
武林,要以和为贵,也要以实为贵。
参考文献
1、賴端甫:《国术太极拳见闻记》,《大公报(香港)》1938年9月30日-10月7日,第7版;
2、《家庭中最简便的健身运动》,《健康家庭》1939年第2期,第51页;
3、《地方消息:第五路民团张指挥热心提倡国术,亲赴民敎馆讲解太极拳》,《黄县民友》1934年第2卷第26期,第16页;
4、《海外侨讯:美国:屋崙侨胞提倡国术,习太极拳者日众》,《四邑华侨导报》1941年第1卷第3期,第57页;
5、《民众教育馆深宵干戈组织国术班昼夜训练太极拳》,《铁报》1935年7月25日,第1版;
6、刘斌章:《太极拳与身体之关系》,《生产月刊》1935年第1卷第6期,第8-9页;
7、霍少如:《练太极拳之益》,《生产月刊》1935年第1卷第6期,第13-14页;
8、汤莘:《国术考证:漫谈太极拳》,《江西驿运》1945年第3卷第25-26期,第118-120页;
9、《江苏绥靖督办张之江电国民政府为拟请转饬各学校暨所属各机关一体切实进行国术训练》,台北“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国民会议会议案(六),数位典藏号:001-0-00015-013;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bjb.cn/zonghexinwen/2021/0820/1745.html

上一篇:刘德华说王菲像孩子,谢霆锋说出两个字,网友
下一篇:河北一小孩火了,迷恋武术在家里“飞檐走壁”

武术研究投稿 | 武术研究编辑部| 武术研究版面费 | 武术研究论文发表 | 武术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